西元中学2004—2005学年度高三语文测试题(一)
( 2004.12.08 )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惘怅 丝绸 啁啾 人口稠密 未雨绸缪 B、绮丽 稽首 祁福 岂有此理 杞人忧天
C、涎水 筵席 船舷 嫌贫爱富 衔冤负屈 D.杀戮 绿林 贿赂 碌碌无为 崭露头角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练 如愿以偿 震慑 风靡一时 B.缉私 张灯结采 蔚蓝 前车之鉴
C.抵消 出类拔萃 颠峰 雷厉风行 D.排泄 度过难关 晶莹 蓬头垢面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语法方面, 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一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
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的喜爱。
C、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先后在世界一些角落出现。这些论调的目的只有一个:丑化中国形象,遏制中国崛起。
D、《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 “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该公司根据近两年在涉外事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制订了新的《涉外工作条例》。
该条例自5月l日起______。
②那些官僚主义严重的人,不仅不主动地去倾听群众的呼声。而且对群众主动提出的意见采取_____的态度。
③由于艺术气候的变迁,艺术家己从躁动、焦虑转向较为平静、从容,_____适宜于精美艺术和中性艺术家生长的时代已经到来。
A. 施行 忽视 尤其 B.施行 漠视 特别
C.实行 漠视 尤其 D.实行 忽视 特别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据了解,该通信公司最新推出的这款手机是专门为年轻的时尚一族设计的,其产品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时下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进行。
B.味道是最说不清的,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C.自从五年前执导、出品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贺岁电影,他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几年都在元旦前推出一部深受观众喜欢的“贺岁片”。
D.先生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三峡,但是,他对三峡江段的河床、水深等细节,无不了如指掌, 这显然与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本栏目将把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体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 加以重新编排和润色,奉献给广大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