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高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林莉
(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时代的发展,创新教育已经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迫地摆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怎样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手段?怎样才能使职高学生有所创新?这一直是我们职高语文教学者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就通过在职高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达到创新目的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职业教育 问题意识 创新
创新,创造近年来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它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这是令人鼓舞的。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较是否有所创新。从个体思维发展角度来说,一个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虽然在社会价值上他们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作为教师,我们并不期望把学生培养成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但我们却应该担负起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因为如果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从小没有得到好的保护和开发,就会逐渐地受到抑制,甚至丧失。
创新并不神秘,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幼儿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问:“小朋友,你们想像一下,这个圆可能是什么?”结果在两分钟内,小朋友们说出了22个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是一个苹果;有的说是一个月亮;有的说是老师的大眼睛……这个问题被拿到职业高中三年级的教室内,两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发言,老师没办法,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班长慢吞吞地站起来,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却非常能说明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没有受过教育的小朋友两分钟内说出22种答案,受过十几年教育的职高三年级学生,两分钟内反而没有人回答,是职高学生失去想像力了吗?不是的,经过多年教育,他们建立了一个信念:老师的任何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的答案,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揣摩不出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所以不敢贸然回答,不愿当众出丑。他们关心的不是我怎样看问题,而是老师怎样看问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