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的精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了解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的有关常识
   (二)能力训练点:学会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证论点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懂得发问的意义,学会做一个乐于发问、善于发问、勤于发问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如何紧扣论点选择典型论据是学习中的难点;
 三、教学设想:
 本文采用正反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课文结构清晰,教学中以学生自学课文为主,理清结构层次,找出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的部分,并具体分析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说道理的。并组织学生讨论本文与《怀疑与学问》的异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议论文论证观点的方法灵活多样,不同文章不需要强求统一,关键取决于论证效果。学习本文,重点是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学会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2.了解什么是发问的精神,培养勤学好问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老师、家长总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学习要好问”,甚至不少同学在总结经验、介绍学法时总有一条“学习要勤学好问”。可是究竟为什么必须好问?这个问题真正留心思考的人恐怕不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议论文《发问的精神》,读后想想,我们从中受到了些什么启发。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从下面四句话中选出文章的论点(投影)
     A.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
     B.发问的精神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C.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新发闻,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D.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2)理清课文论证的思路,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讨论后明确:
     (1)选c,“A”只是引出论题的“引子”;“B”运用了一个比喻,只是形象地说理;
   “D”是作为证明论点的理论论据使用的。
     (2)论证思路如下:
     (一)(1—3节):引子,用人们对日常事物的态度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二)(4节):点明论点: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常由发问开端。
     (三)(5-13节):摆事讲道理,正反两方面论证论点,阐明只有善于发问,才能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