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三篇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旨
2、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具有哲理的语句
3、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蒙田对“热爱生命”的理解
2、理解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比喻及对人生的意义
3、理解信条对人生作用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怒放的生命》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旺盛。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
对于生命这一话题,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二、初步阅读,提出问题
1、听录音朗诵,纠正字词,去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鼓励其从课文中发现值得思考、探讨的话题。
学生的可能性答案:
3、 学生交流思考所得,经过集中,确立几个探究主题:
三、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
明确:度日
分别探讨了什么时候,哪些人怎样度日?(学生上台板书)
好日子 细细品尝
坏日子 消磨光阴
哲人 打发 消磨 回避 无视 苦事 贱物
我 值得称颂 富有乐趣 自然的厚赐 优越无比
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