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9390字。

  宁波市2011年高考模拟考试卷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牛虻(máng)  濒临(bīn)  呱呱坠地(gū)    车载斗量(zài)
  B.恫吓(dòng)  栅栏(zhà)  力能扛鼎(gāng)  洞见症结(zhēng)
  C.脖颈(gěng)  作坊(zuō)  杀一儆百(jìng)  卓有成效(zhuó)
  D.信笺(jiān)  偌大(ruò)  信手拈来(niān)  混水摸鱼(hùn)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黑色的河流,无鸟的天空,炸耳的喧嚣,呛鼻的空气,让城市人喊累,很明显,这并不是劳作之累,而是生活空间之累。
  B.阿尔卑斯山有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冰川连绵,银白色的山坡陡峭雄伟,是赏雪滑雪的胜地。
  C.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
  D.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油画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有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这气息如一杯汤色浓浓厚厚的普洱老茶,显出生命的透彻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黎明之前》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剧目。
  B.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唇齿相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当人们听到民工在底层空间里发出的歌吟,仿佛听到了自己命运的呼喊,于是大家用鼠标疯狂点击,不仅是为“旭日阳刚”这样的人,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感同身受投票。
  D.南京“梧桐让路”风波最终以三号线“移树”工作全面叫停而画上句号,但我们更应思考:何时可以不再等问题出现后再被迫补救,放马后炮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霸王条款”能横行霸道,部分原因是有些商家存心不良、推脱责任,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难以稳固地占领自己的权利“地盘”,对任何侵犯之举给予有力回击。
  B.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民的广泛参与性,使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创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C.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使得福岛核电站发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泄漏,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当前世界核电快速发展的格局增添了变数。
  D.针对日益增多的团购投诉事件,国内团购网站“糯米网”今天率先承诺──绝对不会人为篡改在网上出现的任何数字,因而杜绝消费者购买的情况出现。
  5. 提取下面文字的内容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3分)
  日前,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指出:“我们的思维控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正在被互联网所摧毁。”卡尔这番话随即在美国引发一场“互联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的探讨,109位哲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为此争论不休。
  2011年,是个人电脑(PC)诞生30周年。而在这个本值得人类庆幸的时间点上,更多人却在担忧:在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传统生活方式之后,被网络“毒化”的人类恐怕正在丢掉头脑。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系的阿布贾乌德在其新书《虚拟的你》中指出,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让人们沉迷其中。对一些人来说,人们沉迷网购、社交网络和游戏的“网瘾”不亚于酗酒,已不是简单的追求娱乐。长此以往,人们容易沉醉在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当中,易形成“E-型人格”。具有“E-型人格”特征的人缺乏耐性,容易动怒,倾向于用简短词语和符号表达感受,变得幼稚化,极端情况下容易付诸暴力。(摘自中新网)
  6.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各补上合适的语句,要求符合语境。(4分)
  三只蝴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