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一语文教学案☆主备:陈培龙 编号:41—42 2010.11.20
羚羊木雕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人物性格。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3.领会描写在刻画人物上的独特作用。
4.品味关键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5.概括中心,深刻感悟文章内涵。
6.概括插叙内容,深刻体会插叙的用法的妙处。
【预习准备】
1.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3.在生活中,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是怎样处理的?准备好说给大家听听。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攥( ) 树杈( ) 怦怦( ) 逮捕( )
逮着玩( )脸颊( ) 犄角( )
5.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朗读基调。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旁白。
要求:落落大方、语气连贯、语调符合人物性格。表演后请大家评议。
2.理脉络: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明确情节: “查问木雕”(妈妈、爸爸和我)──插叙“赠送木雕”(我和万芳)──“强迫取回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取回木雕”(万芳和我)
第一部分(1-16段):“查问木雕”,写爸爸妈妈为了一件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的心。
第二部分(17-23段):“赠送木雕”,写“我”和万芳的真挚友谊。
第三部分(24-25段):“强迫取回木雕”,用奶奶反衬爸妈,暗寓对父母的批评。
第四部分(26段-结尾):“取回木雕”,写“我”讨回羚羊木雕的过程和痛苦的心情。
3.品味、揣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①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第一组:刻画妈妈的
(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去掉加粗词“突然”,可以吗?)
(2)“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句中的“紧紧”表现了什么?)
(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不用“坚定”,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