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040字。  

  福建省东山二中2011届高三文化经典“《论语》中的成语”专题训练
  1、【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3、【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4、【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5、【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示例】
  6、【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示例】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7、【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 (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9、【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 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示例】  
  10、【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示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