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式教学
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胡其涛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动与静、主与次的相互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学), 语文教学仍是填鸭式,教师满堂灌,只是一味地教给学生一些死知识,死答案,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试题稍有变化,稍为灵活,机器即无法运作。这与素质教育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当然,也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如果善于引导,学生就能排除障碍,提问便会成功,达到预期效果;否则,提问就会归之于失败。可见,善于提问,善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组成因素。
从教学的双方来说,课堂提问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学生这方面来看,因为提问式教学设置了种种问题,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所以形成了学习的驱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又有教师设计的问题作为思维的航标,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能力。从更长远看,在解决问题这一步骤和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了思维的方法,最终形成质疑、提问的能力和习惯,达到能自学的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