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0个字。
《端午的鸭蛋》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二、预习:
(一)字词预习:
腌鸭蛋(yān)籍贯(jí)车胤(yìn)门楣(méi)
粽子(zòng)避邪(xié)苋菜(xiàn)门槛(kǎn)
蝎子(xiē)肃然起敬(sù)囊萤映雪(náng)城隍庙(huáng)
(二)、课前热身,了解民间风俗:
1、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屈原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秋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5月初5,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因为屈原爱国。
2、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挂艾草、吃棕子、扒龙舟走亲戚、吃龙船饭……)
3、你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
包棕子,吃棕子,吃龙船饭、看龙船比赛……
4、本文的作者是__汪曾祺___,他们家乡的端午风俗有哪一些?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
还列举了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5、作者家乡的咸鸭蛋具有怎样的名声和特点是怎样的?
鸭蛋声誉:名声久远
鸭蛋特点:质细油多……
6、作者童年时是如何渡过的,重点写了哪两件有趣的事呢?
挂鸭蛋络子和蛋壳装萤_
7、本文描写了家乡过端午的众多风俗,并着重刻画了家乡的鸭蛋,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课堂学习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你给每个部分添上一个小标题,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七种风俗:
一(1)端午的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
二(2-3)家乡的鸭蛋鸭蛋声誉:名声久远
鸭蛋特点:质细油多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