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5090个字。

  红岭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六单元考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语言技能考查,共6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蜿蜒(yán)     沧(cāng)茫凛洌(liè)        盛气凌(líng)人
  B、急躁(zào )    稽(jī)首真缔(dì)长吁(  yū  )短叹
  C、睥(pì)睨馈(kuì)赠       污秽(huì)觥(gōng)筹交错
  D、胆怯(què)     脂粉奁(lián)姮(héng)娥倩女靧(guì)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列席全国政协大会的市政协主席白天,专程到会与委员们共商国是,他希望大家在“两会”上履行好职责。
  B、很多家长爱把“一定要上某某高中”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却不知,如许做不但起不到鼓励作用,反而会让孩子愈发焦虑,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C、美国紧盯人民币汇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经济问题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而非动辄拿人民币汇率说事。
  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开展“两会一有”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会珍惜、会感恩、有责任的认识得到提高。
  B、沿线的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深圳地铁三号线如期开通的关键。
  C、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深圳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增强。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①应当首先把它们作为完整的艺术形象来加以分析②因而,理解象征手法就得循着一个基本原则:既要看重历史的真实,又要注意到艺术的真实③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物不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的简单代号④而后通过联想去认识它们的象征内容⑤象征物在本质上仍然是艺术形象
  A、⑤①④③②B、③⑤①④②C、③①④⑤②D、⑤②③①④
  5、下列文学知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鲁迅的《雪》写于1925年,收集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里边,相比朔北的雪和江南的雪,作者更欣赏的是江南的雪,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
  D、散文诗《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6、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成分,宾语是谓语的支配成分,一个句子可以没有谓语,但不可以没有主语。
  B、按从古代到近代的顺序,所学篇章应这么排:《饮酒》《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己亥杂诗》。
  C、用符号划分句子成分该这么划:(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D、“你们旅行社服务真是周到,以后我还会来惠顾的。”这句话用语不得体,但是说话人特意强调“惠顾”,则可见他(她)是个幽默的人。
  二、课内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4分)
  7、古诗文默写考查。(15分)
  (1)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瀚海阑干百丈冰,。
  (6)浩荡离愁白日斜,。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10),草色遥看近却无。
  (11)春蚕到死丝方尽,。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13)《饮酒》表现陶渊明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阅读下面甲、乙、丙三段文言文选段,完成8-10题。(9分)
  (甲)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