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030字。

  2010-2011学年广西、河南、江西、内蒙、青海、山西、云南高考语文模拟卷(卷B)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和(huò)稀泥      骨(gú)气      土坯(pī)     踮脚(diǎn)
  B.船坞(wū)         间(jiàn)隔      祓 (fú)除      搀扶(chān)
  C.呶呶(náo)不休    骨髓(suǐ)     阿(ē)胶      酽(yàn)茶
  D.扒(pá)窗而入     堰塞(sè)湖    窨(yìn)井    豆豉(ch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大学毕业了,一向勤奋学习的李楠考上了研究生,而讲究吃穿玩的孙博却不得不摆上了服装地摊,不过这也算各得其所了。
  B.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选手们个个锦心绣口,演唱的歌曲优美动听,展示的才艺令人惊叹。
  C.近日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蔓延, 一项有利于防止疫情大面积扩散和聚集性爆发的政策呼之欲出。
  D.在纪念“5•12”抗震救灾一周年之际,我们更要痛定思痛,大力普及灾难救援知识,发展灾难紧急救援技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    )
  A.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不辱使命,标志着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B.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C.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对发生在中国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高度关注,并相信中国政府为保障公共卫生健康作出贡献,有能力处理好这一事件。
  D.一月份统计显示,我国CPI同比涨幅已经连续8个月逐月回落,说明国家扶持农业生产、增加供给、控制物
  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取得成效。
  4.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③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①③           C.③①⑤⑥②④         D.⑤⑥③①②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建筑特征
  余裕
  人类建筑起源于木构,这已被中西方建筑考古所证实。
  中国建筑在黎明期就已经显示出了木构建筑特色。这一方面是适应了自然环境,利用天然资源的结果。中华文
  明发祥地地理环境的最大特点是黄土广泛分布,后来夯土技术发展,使得木质结构获得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中式建筑长期使用土木混合结构,造价低廉,取用便利。另一方面从实用性上来看,中式土木结构建筑解决了防水防朽的问题。
  中国先民亲近泥土源于古代的土地崇拜及“以农为生”观念。在原始生民的观念中,广袤大地为人们提供了维
  持生命的事物,人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大地,不断加深着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感。
  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几千年间保持了同一的风格和结构,因为它是和儒家的伦理观念相一致的。中国
  哲学淡于宗教而浓于伦理的特点,表现在建筑观念上,是并不信奉形而上学的神灵,也没有宗教超越的观念,而是切切实实地注重现实,为现实人生提供一个居所。从建筑材料的质地上看,其他任何材料都不会像土木一样朴实无华,给人带来最大的温馨而使人倍感亲切。同时,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黄帝位在中央,中央属土,土居中央,上下四方便会秩序井然,代表了一种四平八稳、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可见土木构造在深层次上是中国伦理观念的体现。
  木构建筑有它自己固有的形象特征,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最具风姿的大屋顶那微微向上
  反翘的、甚为柔和美观的曲线的形成,便是古人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结合建筑的某些使用要求,长期改进后创造
  出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