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077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一次适应性训练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炎黄之战
  朱增泉
  黄帝打败了炎帝,他是胜利者,是英雄,所以他被司马迁列为华夏民族的开史之帝。人们常说“三皇五帝到如今”,其实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说的五帝,其中没有炎帝。因为炎帝是失败者,被司马迁排除在五帝之外了。
  这就要说到司马迁的历史观。司马迁在构思煌煌巨著《史记》的过程中,首先遇到一个大问题,如何为叙述中国历史找到一个基准点?就像盖房子一样,先要往这块地基上打下第一根桩,确定一个基准点,然后才能平地起高楼,把一座摩天大楼盖起来。我们今天都把炎黄二帝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把炎帝列在黄帝之前,这并没有错。但司马迁却是以“尊黄抑炎”的基本立场来构思他的整部《史记》的。他有他的根据,他有他的理由。他在《五帝本纪》篇末说,由于远古五帝的事迹已经十分遥远,有的古籍记载不全,有的文字不雅,难以传授。于是他“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去实地考察古人遗迹,搜集民间传说。他发现,“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民间对炎帝的传说很少。于是,司马迁毫不犹豫地把黄帝轩辕作为叙述中国历史的基准点。
  司马迁为什么会持“尊黄抑炎”的立场呢?因为中国在春秋战国混战了五百五十年,从秦汉开始进入雄武时代,举国一帝,江山一统,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汉武帝时期,世风是崇尚以武力定江山的雄武之君的。在司马迁看来,黄帝是胜利者,他是最早统一华夏之邦的人。历史是永远站在胜利者一边的。司马迁要从茫茫史海中为叙述中国历史理出头绪来,他必须选择一位对开辟中国历史有过大作为的雄武王者作为叙述起点,这个人就是黄帝轩辕。因此,《史记》开篇第一句就是这样写定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关于发生在炎黄之间的这场阪泉之战,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如下一段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司马迁首先摆明了当时的形势:“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当时神农氏已经衰落,历史到了改天换地的时刻,谁想创造历史,那就行动吧!于是轩辕“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以武力夺取了部落联盟最高首领的地位。在司马迁看来,在这样的历史关头,轩辕显示了他的英雄豪气、王者气慨,这才是司马迁心目中开史之帝的英雄形象。
  (节选自朱增泉《战争从黎明开始》)
  1.下列对“基准点”这一概念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平地起高楼之前,先往地基上打下的第一根桩,就是基准点。
  B.作为叙述中国历史起点的对开辟中国历史有过大作为的雄武王者就是基准点。
  C.“基准点”就是司马迁在构思整部《史记》的“尊黄抑炎”的基本立场。
  D.“基准点”就是在煌煌巨著《史记》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历史观。
  2.下列不属于司马迁持“尊黄抑炎”立场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从春秋至秦汉时代,混战了五百多年,刚刚统一,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B.司马迁写《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这个时期崇尚以武力定江山的雄武之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议大夫,行郎中户将事。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侍中阳都侯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先是时,卫司马在部,见卫尉拜谒,常为卫官司繇使市买。宽饶视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