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90个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谈谈对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说出包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作者在遇险到脱险的整个心里变化过程。
2、体会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掌握的遇险的情况以及父亲是怎样帮助我脱险的。
2、学生谈谈对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说出包含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过程:
掀书皮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今天和大家探讨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困难”。说起困难,是一个很大、很广泛的话题,有生活中的遇到的,学习中遇到的,有工作上遇到的等等。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关键是怎样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他遇到困难的故事。
啃瓜瓤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或难读字的字音;学习运用下列常用词语。
字音:闷热(mēn)玩弹子游戏(dàn) 不能动弹(tán) 全身颤抖(chàn) 着眼(zhuó) 啜泣(chuò) 瘦骨嶙峋(lín xún)
根据自由泛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导航: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美国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
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1)、爬悬崖的时候,我遇到了什么情况或者是危险?(我被困在一悬崖的石架上面,不能进退)
(2)、我被困在哪里?(离崖顶三分之二的狭小岩石架)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来。
(3)、为什么其他孩子都继续爬上去了而我却被困呢?(八年来我一直都病、牢记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
★请学生起来复述故事的内容。(五十七年前在费城七月一个闷热的日子里,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便决定去爬悬崖,因为我体弱胆小被困在了石架上,不能动弹,后来我父亲通过鼓励我,引导我,让我一步一步的从石架上走下来,我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一些生活哲理的故事。)
★整合写作思路
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冒险、陷险(1—13)
第二部分:脱险(主体部分)(14—22)(我遇险→父救险→我脱险)
第三部分:感悟(23)
★分析课文
1、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闷热”?
明确: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作铺垫。
2、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时的动词,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