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一册复习提要:(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兴农中学  杨春)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思路: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写"观荷缘起"(情)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写"荷塘月色"(景)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写"景中人"(情)
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二、反衬手法:1、"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以动写静)
2、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三、语段:1、第2-6段:是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2、第4段:①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②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③"叶子出水很高……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④"层层的叶子中间……的美人"拟人、比喻"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将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美人"分别描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⑤"微风过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沁人心脾、轻淡飘渺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把"清香"比喻成"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⑥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波痕。"拟人,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⑦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