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40字。
《鸟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其给人的启示。
2.了解劳伦斯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文本解读,学会分析“鸟啼”的启示;
2.通过技法鉴赏,学会将抽象道理具体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深化热爱生命的情怀;
2.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质疑,导入课堂:
疑问一: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写的是鸟的尸体,这与鸟啼有何关联?(严浩达)
疑问二:作者是如何从鸟啼一步步写到生命和死亡这一主题的呢?(朱凌云)
疑问三:第十段“那些强者将跟随冬天从大地上隐遁”,强者应该是战胜冬天而继续在春天生活,为什么强者还会隐遁呢?(申玉岑)
疑问四:为什么说我们“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陈燕燕)
疑问五:鸟啼意味着对生命的礼赞,为什么作者会对此产生强烈的共鸣?(顾心遥)
二、文本解读:
A.鸟尸和鸟啼(1—5)
1.哪几节集中写鸟啼?它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吃力”“微弱”——“隐约而清越”——“含糊”“若断若续”——“明快”“萌发”——“活泼”“悦耳”。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微弱而悦耳。
2.鸟啼在什么环境下出现?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在哪里?
(1)明确:严寒持续,鸟尸横陈,场景让人倍感凄凉。(对比、衬托)
(2)作者用了反衬的手法,把微弱的鸟啼放置在一个严酷的冬天背景下是为了证明生的强大。鸟啼是作者对生命顽强的礼赞。
3.研读课本4、5自然段。
(1)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闪动本是视觉上的效果,但作者用闪动来形容声音,突出了声音的若断若续,明快的特点。)
(2)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作者将鸟啼比喻成泉水,而由弱而强的鸟啼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慢慢滴落突出春天的明澈,喷涌而出突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B.冬天和春天(6—11)
1.列举文中有关于冬天和春天的意象。
关于春天的意象和对春天的比喻:银光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