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课改新隐患之谈
屯溪六中   丁爱宁
 新课程改革如同清新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理念犹如温馨的春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许多教师都自觉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形式,教师也欣喜地看到了课堂正在发生变化:沉闷的空气一扫而光,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了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空前的体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因此在我们欢呼雀跃之余,也应看到一些令人堪忧之处。
一、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有的教师课堂上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然后自己提问,接着小组讨论、解疑,最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作汇报或每人汇报一个问题。而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许多教师在课堂中用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的自主学习,是变相“放任自流”的现象。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学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
那么如何真正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小组合作可以有各种组合方式。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