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10字。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⑤》(人教版)阅读鉴赏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指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
二:设计思想
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重在引导学生积累科学知识,引起对科学的关注,弘扬科学精神。本单元这些文章都出自科学大师之手,观点确实,论证严谨,文笔生动,兼有理趣和情趣,可读性极强。本课选自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托马斯•刘易斯的科学散文著作《细胞生命的礼赞》,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学角度看,本文都是一篇佳作,它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阅读此文,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学习此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把握生物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人类唯有尊重生物,借鉴生物社会群体性生活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让学生懂得“生物也和人一样是个社会”,人也应该像生物一样“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生平,掌握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和联系,从中归纳出主旨。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生物,热爱生物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筛选主要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五.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
重点难点突破的策略:
1、 勾画圈点: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核心词、核心句。
2、 变化叙述角度进行概括:本文属自然科学小论文,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 以题目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六、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1、自读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勾画重点词、重点句。
2、小组合作探究法。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蚂蚁组、蜜蜂组、鲱鱼组、黏菌细胞组。要求各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概括自己的生活。并派代表发言,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3、拓展延伸: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其他群居动物的例子。
4、主旨探究:动物和人有什么相似之处。给人类的启示是什么,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七、教学准备
(1)上网查阅有关群居性生物的资料与图片。
(2)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