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做法
惠农县第二中学  邹新萍
  “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创造力对于一个民族最终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国家的兴盛衰败根源于教育,所以,培养人才的教育也必然要承担起培养每个个体的创造力的重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可以借助语言材料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语文课中的各种语言媒介的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于语文学习中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首先,应该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养成学生之间容纳不同观点,不讥讽他人意见的气氛。其次,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前提下,语文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上创设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 从字词教学设计入手。
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这一工具最基础的模块是字词句,积累字词对学习语文非常重要。这一点已无须再罗嗦赘述。传统的写、记、背字词的方式当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是联词成段这种方法我们不妨一试。把每一篇文章中出现的生词都串成一篇小短文,在做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会写这些词,再理解词的含义,还要模仿它们在文中的用法。在把这些词连成一篇短文的过程中学生要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叙述一个过程,或形成某个意境,在叙述某个过程或者描述某个意境时把词语在文字中表达出来,这样就在完成学习字词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下面举一例:在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课中要求学生掌握下列词语:迸溅、繁密、稀落、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有位学生在连词成段的训练中进行想象和创造写了如下一段话:“在一个山谷中有一条小溪,溪水是仙露琼浆一样美妙的山泉,溪边的山崖下有一株如盘虬卧龙般的古藤,枝叶繁茂的生长着,虽然是初秋了,并不稀落的花朵繁密的缀在树叶间,仿佛要迸溅出紫色的光茫。一个瘦骨伶仃的小女孩子站在溪边,看着那些花朵,不由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
   二.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入手。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价值的提问会激活学生思维,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推动作用,而没有价值的提问则只能让学生呵气连天,面无表情,目光呆滞。
问题提的是否有价值、能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的标准是:看该问题能不能使学生思维具有发散性。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寻求答案,能沿着种种不同的方面,途径去思考问题,把眼前的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重组,产生出新的信息的提问就是有价值的提问。以冰心的《小桔灯》为例,在分析感悟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位好的小姑娘,作者为什么不用‘小姑娘’做为文章的标题?却用小桔灯做文章的标题呢?请同学们细细讨论,看会有多少个答案?”学生从作品的主旨,意义,内容,线索,写法上经过讨论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而发散了思维,启迪了智慧。这样的问题就是发散性的问题,比较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 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入手。
  单一的朗读,分析,讲解,回答,练习这些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常性的重复同一种课堂模式则更会让学生厌倦,培养创造性思维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也应是多元的。一周五节语文课,应该每一节的上法都不一样,每一篇文章的讲法都应异彩纷呈。让学生在新的环境刺激下激活思维,从而培养创造力。以课文《斑羚飞渡》为例,可设计了一场辩论:“假如作者就是狩猎队的一员,他到底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还是没有爱心的人。”正方:作者有爱心;反方:作者没有爱心。让学生自由组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