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吴良丰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所要求学生完成的四种基本能力。其中所说的“写”,一般而言最为突出的就是指写作这一内容。写作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最为重要部分,在任一次考试中它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否将很大程度的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例如这几年来,我市的中考语文科考试中,作文的分值大大的上升,总分已经达到了60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除了文章写作之外还有许多与此相关的内容。比如文章阅读中的表达等。试想一个连作文也写不好的学生,他的表达能力会很好吗?表达能力不好,那么阅读中的表达会很出色吗?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因而,写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的重要。因此按人们的设想,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占有极为重要的空间,学生对此应该有极力的重视,更乐意花更多的一点的时间在写作上边。但事实上,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体现出了怕作文,怕写作文。一听到要上作文课就心里不乐意。常常会出现没东西可写,不懂怎样写,达不到要求的字数,内容不真实,文笔不流畅等等。学生们往往会把这些问题呈现到老师的面前。总之一句话:不想写作文,写不出作文,更别说是好作文了。这样的结果是教师的方法不当吗?我们不能否认这里边会有老师的一些因素存在。但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为主要、最为根本的原因在学生的身上。如:没有认真的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至于积累的素材少;基本的作文方法、技巧没认真的掌握;缺乏一定的训练或是训练的方法不当;以及最为主要的是学生在接触初所产生的恐惧感没有消除,以至于学生的信心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因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转向激发或挖掘学生的写作兴趣上,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作文,才能从根本上把这一问题解决好。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就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我一直认为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只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就能使自己的头脑得以充实,心灵得以美化,就可以积累更多一点的生活中的材料,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以这样的心里去实践,应能得到许多美好的东西。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所学的课本并不少见。许多的名家都是观察生活的高手,他们能写出吸引众多读者的作品正是基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并对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进一步的加工,最终成就这样的结果。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包身工》等作品。如果没有作者冒着危险走入这可怕的人间地狱,我想后辈的人谁也不可能读到这样的作品。又如当前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让读者看到后曾引起过极大的反响,这还不是有赖于作者深入的调查,对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积累而成的。还有一些些名家的游记之类,都可以说是建立在对生活素材的观察与积累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有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有针对性的结合课文内容,把学生引入生活,让他们主动的观察生活,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随手写一些小东西。我特别的注重引导学生去写一些别人认为是记流水账之类的作品。从初一开始,先写周记,再慢慢的让他们去写日记。为了使他们能高兴所接受,我不强迫他们写什么内容,我认为只要学生们能高兴去写,就一定会有收获,比如说积累一些他自己所认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对一定事物的表达习惯等,时间长了,我相信学生们在这些流水账中会训练了出自己的文笔,而且还会积累了大量的来自己生活的的第一手材料。为以后的写作作了一种准备。
二、加强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发挥作文的魅力,使学生一定程度上依赖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我想做任何的事情,结果都会大打折扣。为了培养学生可贵的兴趣。我想尽了办法。作为班主任,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事情发生,正是这些事情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