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80字。

  《渔父》课堂实录
  淮阴中学 靳玉平 整理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吴菊萍
  师:余秋雨说过,屈原是中国文人精神品德的两座高峰之一。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中的《渔父》恰巧给我们提供了再次攀登这座高峰的机会。文中屈原和渔父的对话虽然很简单,却表现了屈原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通过投影上的题目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投影: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一个修饰语(一个字、词或短语),表达出说话者的内心情感。
  第1节中:渔父见而     问之曰
  屈原     曰
  第2节中:渔父     曰
  第3节中:屈原     曰
  第4节中:渔父     乃歌曰
  师:大家可以自行边读边填边体味。(学生自行朗读)
  生1:“问之”前填“疑惑”。渔夫很奇怪,作为三闾大夫,屈原为什么不是在朝内辅佐君王,反而沦落到“颜色憔悴、面容枯槁”的地步。
  生2:我觉得还可以填“好奇、奇怪”,理由和刚才同学一样。
  师:好的,你能给我们读出“疑惑”或者“好奇”的语气来吗?
  (生2读,重音落在“何故”两字上,突出渔父心中的疑问)
  生3:第1节“屈原曰”前应填“愤慨”。因为屈原想到自己曾经“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而今却受小人陷害,被国君疏远,受流放之苦,所以很“愤慨”。
  生4: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我要完善他的回答。屈原愤慨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自己身受流放之苦”,更多的是为楚国担忧,因为当时楚国朝廷佞臣充斥,加上楚国的君主昏愦无能,所以我认为屈原愤慨的是由于小人当道,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挥洒。(很多同学在下面点头)
  师:说得很好。你愿意给我们示范朗读这一句吗?
  (生4读,但没有读出“愤慨”的效果)
  师:有同学在下面摇头,看来你没有读出自己想要的那种效果。既然在这里大家都赞同“愤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读出这种味道来呢?(见同学没有反应)
  这样,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很轻声地问“你在干什么”,这只是普通的询问;如果我这样讲,把重音放在“干什么”上面,意味着什么?(生全体:质问,生气了)
  师:我们应该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面?
  生(全体):“独”
  师:非常好。这个“独”字不仅可以看出屈原的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与前面的“举世”“众人”形成对比,还能看出屈原深藏在心的孤独,没有人理解他。(全班齐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生5:我觉得这里还可以填“伤感”。因为我们在《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