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80字。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如何结果。因为自己既逃学,走到的地方必不能有熟人,所到的必是较远的庙里。到了那里,既无一个熟人,因此什么事都只好用耳朵听,眼睛去看,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便应当设计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
来去学校我得拿一个书篮。内中有十多本破书,由《包句杂志》、《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通常得背诵,分量相当沉重。逃学时还把书篮挂到手肘上,这就未免太蠢了一点。凡这么办的可以说是不聪明的孩子。许多这种小孩子,因为逃学到各处去,人家一见就认得出,上年纪一点的人见到时就会说:“逃学的,赶快跑回家挨打去,不要在这里玩。”若无书篮可不必受这种教训。因此我们就想出了一个方法,把书篮寄存到一个土地庙里去。那地方无一个人看管,但谁也用不着担心他的书篮。小孩子对于土地神全不缺少必需的敬畏,都信托这木偶,把书篮好好地藏到神座龛子里去,常常同时有五个或八个,到时却各人把各人的拿走,谁也不会乱动旁人的东西。我把 书篮放到那地方去,次数是不能记忆了的,照我想来,次数最多的必定是我。
……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竹簟( ) (2)龛子( ) (3)作坊( ) (4)鳜鱼( )
(5)一隅( )
答案:(1)diàn (2)kān (3)zuō (4)guì (5)yú
2.节选文 字主要是写自己小时候逃学时的见闻,但从字里行间却看不出得到教训的意味,倒是有许多自豪感,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课文题目叫“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这里的“小书”指课本,“大书”就是大自然、大社会。这里写的是自己在逃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本真与快乐,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所以有一种自豪感。
3.文中有一节对“杀人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