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20字。

  2012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讲练
  ◆考点探究•复习指津◆
  【考纲阐释】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9年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仍然包括两点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历年高考都是以古代诗歌为命题材料来考查这两点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
  考纲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它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的考点也非常多。只有从研究历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和各地高考试卷入手,才能从横向上理清试题已涉及的考点、未涉及的考点,从纵向上认知试题的难度和坡度。这样,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瞰鉴赏、评价古代诗歌这一板块的命题范围、难易度和命题走势,胸有成竹地指导考生复习应考。
  【考情分析】
  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综合,不难发现诗歌鉴赏命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诗、词、曲都有涉及。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点缀。诗以唐、宋诗为主,词以宋词较多。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多,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早已从大名家的作品逐渐转移到关注程度不高的名家作品,可谓百花齐放了。从时间跨度来看,上至《诗经》,下至清代以至近代诗词,都有选用。分省命制的高考试题比全国试题在这方面的特点更明显。  
  第二,这些诗、词、曲的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边塞、风物、咏史、羁旅行役等多个侧面。、
  第三,从方式上看,近几年比较阅读是一个亮点。如2007年就有五个省市的高考试题采用了比较阅读的形式:重庆唐诗、宋诗比较阅读,湖北两首唐诗比较阅读,江西两首唐诗比较阅读,辽宁唐诗、宋诗比较阅读,浙江更是唐诗、金词、元曲三首比较阅读。  
  第四,题目采取多题(一般两小题,有的三小题)、多问(一般一到两问,多的有三问)的方式对诗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查。有的题目不容易分清考查的是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技巧。所以在复习训练时,也不可截然分开。
  第五,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的最少,因为评价的难度太大。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因为形象、语言是表层的东西,对语言、形象的分析,最终要归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来。
  【考点方阵】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                                                                         
  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所“复活”的诗人形象准确地形之于文字。
  如这首送别诗。诗人在名满天下的黄鹤楼,在繁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