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00个字。
借助注释学文言(第五单元)——《捕蛇者说》学案
备课:2011-5-15 上课:5月日主备:颜廷雷审核:备课组八()班姓名:
【点拨导学】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认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对比的写法。 3.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感情。
【任务探究】
(一)文学常识、文体知识填空:
1、本文节选自《柳宗元集》,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他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用来叙事,可以用来议论,也可以用来说明,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写法灵活多样,讲究文采。我们学过该文体的作品还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古代几种文体:1、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3、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4、赠序。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5、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6、序。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
7、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8、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啮人(niè )得而腊之(xī )吾嗣为之(sì )莅事者(lì )日蹙(cù )顿踣(bó )殚其地之出(dān )隳突(huī )恂恂(xún )死者相藉(jiè)谨食之(sì )挛(luán)踠(wǎn)瘘(lòu)疠(lì)嗣(sì)徙(xǐ)募(mù)曩(nǎng)缶(fǒu)悍(hàn)俟(sì)
(三)文言词语的特殊现象及重点文言词句的解释:
1、解释句中加框的字的意思: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把(蛇)晾干名词作动词
⑵、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使动用法
⑶、殚其地之出(生产出来的东西)
⑷、竭其庐之入(收入的东西)动词作名词
2、指出加框词语的古今意义:
⑴吾祖死于是古义:在这件事上。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⑵若毒之乎古义:怨恨今义:毒害
⑶则久已病矣(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疾病)
⑷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古义:压着今义:狼藉
⑸吾尝疑乎是古义:这句话今义:表示判断的词
⑹以尽吾齿(古义:年龄今义:牙齿
3、解释重点文言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黑质而白章质地花纹⑵岁赋其二征收⑶吾嗣为之继承⑷蒋氏大戚非常悲伤⑸向吾不为斯役先前⑹殚其地之出用尽⑺吾恂恂而起小心谨慎⑻弛然而卧放心的样子⑼熙熙而乐快乐的样子⑽隳突乎南北骚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