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积累写作语言,丰富写作内容。附相关教案(约460字)。  

让心灵插上翅膀——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思路
  执教人:刘  明 
  执教班:一(14)班  
  执教时间:12月30日
  教学目标:
  1.认识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加强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的训练。
  3.在写作实践中明确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人文情感目标:
  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味、观察生活,储备丰富的表象,把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丰富学生的作文材料。增强学生面对充实流动、绚烂多彩的文学作品的美的世界的感悟鉴赏能力,让学生能自如的做美的散步、心灵的远游。
  教学重难点:
  1.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像是教学的重点。
  2.采用看图画与文字结合方式指导写作,语言文字思想情感的渲染拓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段画面以及相应的画面文字表述引出课堂内容。
  二、思维点拨,明确概念总结方法
  根据看到的画面与作品展示对比,师生互动,总结提炼联想与想象定义及方法
  三、通过作业反馈,加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1.作业反馈(示例展示)
  2.师生讨论示例的形式,总结方法
  四、联想、想象写作训练。
  五、课外扩展练习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近多半年的学习,在语文课堂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泛读的组合,精细、粗放的组合等来阅读文章的意识;它将有助于课内的阅读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加之七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问题策略\'与\'文本对话策略\'等多种学习方法,分析理解课文
  四、说教学媒体的使用
  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课件制作是为上课的主题服务的,制作时,我没有追求繁杂、华艳,而只是从能否引起学生关于美的直观感悟与联想和能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这些方面着想。制作时,我特别注意了图片和文字的有机配合,这对营造课堂气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学习目标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的意义引入;
  (二)、合作探究,体会文情
  1、先主学生谈谈你熟悉的鲁迅,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越是反差大的东西,越是能引起学生的。
  2、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自主的讨论,组内的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然后在班内交流,明确。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的鲁迅先生睿智的头脑,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等个性品质。
  问题设置:
  (1)、鲁迅先生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本文那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来?文中有与他的这风格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2)、鲁迅先生对自己的亲人如何?
  (3)、课文还有那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4、 师生交流有感情朗读部分细节 ;通过朗读,更使学生体会,感悟鲁迅先生独特的魅力和个性特征。
  5、思考: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三)、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1、细节赏析: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细节描写,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教师例析课文开篇与结尾;
  3、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锁记\'是流水帐,你如何?学生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明确:
  (1)、文章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
  (2)、文中采用撷取凡人琐事刻划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小结
  (五)、作业: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写在笔记本上;
  2、完成课后词句品析
  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放在课后了,但它的意义远不是一道练习题那么简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这道作业题,目的就在于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