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20字。

  高中人教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导学创意】:采用点拨式教学法,在学生阅读和朗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跟进,加强阅读理解,把握诗歌主旨。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探究时代背景或写作背景来理解毛主席诗词的思想感情。通过齐读和默写填空来加强识记,强化语言学习。
  【教学课时】共3课时。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巧妙的过渡。
  【教学班级】奈曼实验中学高一188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对照注释阅读全诗,做夹注。
  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
  3.把生字写两遍,然后集体听写。            
  4.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上下片有什么联系?共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关键】上下片是怎样过渡和联系的。
  【教学时间】45分钟。
  【实施目标】
  1.给10分钟时间,对照注释自由阅读全诗,做夹注。
  2.找两名同学(男女生代表各一名)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有感情,教师计分,并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5分钟左右)
  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本子上把生字写两遍,然后抽查作业,主要看准确性和字体。
  4.用5分钟时间集体听写,交听写作业。
  5.提问: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预设: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写人)所写意象有什么特点?(程序:让学生先找出所写意象,看修饰语或具体描写,说出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景物——生机勃勃;人物——意气风发。)上下片是怎样联系的?(预设:引导学生把上片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分别画出来,然后给写景的句子划分层次,找出描写的具象,分析特点。认识由概括到具体的描写方法,指出“看”有总领下面具体描写的作用。小结:作者从概括到具体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充满生机的湘江秋色图。)那么,面对着这样壮丽的山河,作者的心情如何?(预设:让学生对照注释解读后三句── 一个“怅”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由沉思到激昂慷慨的心绪。)作者想到了什么?(预设:寥廓江天,苍茫大地谁来主宰?即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可见毛主席当年博大的胸怀。)当时,作者为什么会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