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10字。
李凭箜篌引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掌握重点字词,会翻译全诗,理解诗意。
3.鉴赏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4.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
2.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3. 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2. 了解李贺的人生经历,理解其情感和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会翻译全诗,理解诗意。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3.背诵全诗。
【难点】
1.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2.通过了解作者身世理解其情感和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近文本
1.导语设计
在唐代的诗人中,李贺是一个奇才,他的诗歌创作搜奇猎艳,想象丰富,用新奇诡异的语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又幽美的艺术境界,有人甚至称他为“鬼才”。他虽然只活了27岁,可是却留下了许构思奇特、风格独具的诗歌作品,令后世的读者赞叹不已。毛泽东就曾经极力向陈毅推荐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的诗为什么赢得那么多的称赞呢?今天,咱们就共同学习其中的一首-------《李凭箜篌引》,看看是否象评价的那样。
2.资料积累
(1)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18岁到东都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断绝了仁途之路,以后他一直陷于抑郁痛苦之中。后经人推荐,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小官,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就病卒家中。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后来被人称为“长吉体”。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后人称其为鬼才,有“诗鬼”之称。李贺诗篇里也有积极进取,心雄志决的一面,“少年心事当拿云”(《致酒行》),“二十男儿那刺促”(《浩歌》)“男儿屈穷心不穷”(《野歌》),“丈夫快意方为欢”(《相劝酒》)等句子广为传诵。
(2)追溯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李贺的这首歌形体的诗作想象瑰丽,境界奇幻,农墨重彩,尤为出色。
(3)文体知识
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没有严格区别,其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