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
语 文
命题人:曹耀华 审核人:王 红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慰藉 押解 告诫 心存芥蒂 借古讽今
B. 挑剔 孝悌 抽屉 风流倜傥 醍醐灌顶
C. 盘飧 飨客 腐蚀 废寝忘食 拾级而上
D. 荆杞 绮丽 企图 光霁日明 摇尾乞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欢谑 明查秋毫 不为己甚 正其义不谋其利
B. 飞遄 清风夜戾 风烛残年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C. 忖度 嗑然长逝 目不遐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 暮霭 饿殍遍野 槁项黄馘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 )
A. 那放学回家,进屋叫一声“妈”的少年时光;那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林间小道上的幽会和散步,穿过茫茫的夜色,情人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B. 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C. 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
D.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你怎样理解“既入世而又出世”?)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如果陈水扁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制造“台独” ,必将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政绩是一个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 。
③我 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 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
A.事变 绩效 不是/但是 B.事端 业绩 不但/而且
C.事端 绩效 不但/而且 D.事变 业绩 不是/但是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可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 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C. 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D. 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第十二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上,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以63枚金牌的成绩,演出“鲤鱼跳龙门”,第一次成为各参赛代表团的“领头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B. 今年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55年,作为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重头戏之一的祭孔活动,由原来的民间祭孔首次转为官方主导的大型祭孔。
C. 昨天上午,来自五大洲的高层代表欢聚在南通更俗剧院,共同探讨城市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以推动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发展,促进大城市带发展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
D. 从9月24号起,全国假日办开始发布各项旅游信息预报,为广大游客提供黄金周期间的各地机票、火车票,客房预订情况和天气预报,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参考。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