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字。
《社戏》教学实录
2010年6月25日,在一中讲《社戏》。临讲之前,“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讲完后,与朋友小酌一杯。回家后是两个多小时的似睡非睡……
一、导入、解题:
(PPT1)先请大家看一幅老照片。照片的上的两个小朋友可爱吗?有一个是我,大家猜猜看哪一个是?左边瘦小一点就是24年前的我,右边壮硕一点的是我的邻居,也是我儿时的最好的玩伴。初春时节我们提着荆条编的小篮子到田野里去挖野菜,盛夏的午后偷偷溜到河塘里去洗澡,秋日傍晚一边吃着煎饼一边手持小木棍模仿剑客战斗,寒冬的晚上一边看着黑白电视机里的并不清晰的动画片一边乐得手舞足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美好的童年竟悄悄地溜走了。如今,我们都已是而立之年,都忙着各自的事情,粗略算起来,我们已经有15年没见面了。
这位同学,此时,你是否想起了你并不遥远的童年?
这位同学,此时你是否想起了你儿时最要好的伙伴呢?他叫什么名字?
这位同学,童年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我也深有同感呀!同学们,我之所以兴起了童年的怀想,是因为我重读了鲁迅的《社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所描绘的童年画卷,去体味童年的真,童年的乐。
(板书:社戏 鲁迅)(PPT2)
什么叫社戏?
生答
师:可惜,现在这样的民俗活动越来越少了。这篇文章选自哪里?
生答
师:准确地说是选自《呐喊》,是一篇小说。下面就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标好段序,认读重点字词,并想一想你喜欢和文中的谁交朋友。认真地看,深入地想才能展示得精彩。好,开始!
二、初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文章一共多少段?
(PPT3)谁能读这些字词?(归省 撮?)
(PPT4)清代的包世臣说“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现在我来看大家具有怎样的慧眼,找到了怎样的益友。
生展示
(PPT4)鲁迅先生也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他们三个人都很招人喜欢,都可“以同怀视之”。只可惜,我们未闻其声,未见其人呐!下面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这三个小伙伴的身上,跳读课文,圈点勾画,看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看谁找得全面,谁理解得深刻。好,开始!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同学们,我觉得要理解双喜、桂生和阿发,得先关注迅哥儿,他可是一个线索人物啊。平桥村是迅哥儿心目中的乐土,但我发现他最近有点烦。这位“迅哥儿”,挖蚯蚓、钓虾、放牛,不是其乐无穷吗,你为什么哭兮兮的,饭也少吃呀?
噢,第一盼望的是看戏,没去成,没有大船……让我来想想办法……没想出来。双喜,你说怎么办?
“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双喜出马,一个顶俩!你可真是一个有办法的人!你的提议仿佛是从乌云间照射出的一缕阳光啊,让迅哥儿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