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70个字。

  《登上地球之颠》教学案例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周冬梅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教学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与点拨法3、延伸拓展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珠穆朗玛》。投影播放一幅幅雪域高原的美丽画面。
  画外音介绍: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探险者的目光.多少年来,无数的登山家健儿前仆后继,展示着他们挑战极限的勇气。2006年5月15日第一个无腿健儿登上了珠峰。面对今天,再回顾往事:1960年5月25 日英勇的中国健儿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一个奇迹。《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就是对这一经典历史时刻回顾的一个片断。(板书文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积累字词并初步感知课文。(初中所要达到的速度速度为500字/分钟)
  缭绕砭骨履践崔巍
  滞留窒息匍匐养精蓄锐
  (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积累常用字词)
  2、根据文意,抢答下列各题:
  ①突击顶峰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
  ②在突击登顶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能说出相关的典型事例吗?
  ③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强调复述要领)
  (综合上述信息,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