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60个字。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执教:北海中学牛春红授课单位:轵城实验中学
师:走到家中,一声呼唤,爸爸,我们的心变得踏实;妈妈,我们的心变得温暖。可是,当南斯拉夫的孩子深情的呼唤出“亲爱的爸爸妈妈”时,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请大家翻到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板书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聂华苓。(导入还是比较深情的)
师: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文章阅读一遍,读完后思考老师黑板上提出的问题。要求:不能动唇,不能指读,看看谁快速阅读的能力最强。(这句话纯属多余,因为后面没有落实。)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
思考:
1、本文共四个片段,请您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
2、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这该怎么理解?
3、面对屠杀,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有怎样不同的表现,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书写完后,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不时低头询问学生阅读的进度。
师:看的时候如果发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勾画出来,等一会儿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师:看完了没有?刚才问了一部分同学,都说读完了,大家读的怎么样了?
生:读完了。
师: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呀?
生:没有。
师:那好,大家现在来看一下黑板。(太仓促了,让学生速读的时候都给学生提要求了,说要看看谁快速阅读的能力最强,结果直接开始讲课了,布置的任务没有落实,这种现象后边还出现一次。)
师:读黑板上的问题。
师:你们平时分小组吗?
生:分。
师:四人组还是八人组?
生:四人组。
师:那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黑板上提出的四个问题,看哪一组做的最快最好!(这里又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因为后来并没有评哪个小组最快最好,学生积极性可能会受到打击。)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自由讨论、探究,交流研讨结果,气氛热烈。教师在各个小组间走动,不时停下来和学生交流。
师:怎么样,这些问题大家解决完了吗?
生:完了。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看到黑板,回答第一道题,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谁来?把手举高,举高。真好,同学们的热情呀,就像这窗外的阳光一样,把冬日的寒冷都驱散了。这个女生,你来。
生:第一个片段,来到纪念地。第二个片段,看纪念演出。第三个片段,参加座谈会。第四个片段,观看纪念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