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00字。
语言得体
【考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E级,即“表达应用”。
【考查形式】语言表达得体是指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场合、对象及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有意识地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做出不同的安排、选择,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这类考题有时在第I卷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但语言得体的考查多与简明、病句修改、仿用变换句式等相结合,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第Ⅱ卷,赋分一般为4-6分。考查形式有依据语境转述、情境对话、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广播稿、留言条、启事、通知等)、谦敬词的使用、语言表述等。
从高考命题角度看,这个知识点是从两个方面来考查的:
1、转述得体。转述,就是对信息进行转达。转达者的任务是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沟通。要达到目的就不能“照葫芦画瓢”,不能简单复述,而要在不失本意的前提下,因时变化,因人变化。
2、用词得体。它要求考生不仅要指出词语运用不得体的句子,而且还要知道不得体的原因,并能够进行修改。
高考语言得体题型有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谦辞、敬辞误用的问题;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查说话注意分寸,符合人物的身份、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3)转述过程,如何做到清晰、得体;
(4)给出一个或几个设定的情境,按要求写一段话。
其中,第2条和第4条是考查的重点,第1条及第3条是考查的难点,特别是古今谦辞、敬辞以及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专题指导】
一、审题原则
语言运用得体的基本要求,即关注各种情境条件:
1、交际场合。如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
2、交际对象。如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
3、交际目的。如角度、重点等。
二、思维点拨
做好“语言表达得体”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辨各类不同的文体形式、语体特征和语言风格;
2、认清有关词语对不同对象的使用规律
3、能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场合、不同语境选用不同的词语。
具体地说:
首先要考虑一些特殊用语的含义和用法,如谦称和敬称、自称和他称、褒义和贬义、口语与书面语、特殊词语的特定用法等;
其次,要考虑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职业经历、性格修养、表达目的等;再次要考虑说话的外部特点、心理因素与文化修养等;
最后要考虑说话的外部语言环境——场合、时间、气氛,考虑文体特点。
语言形式要服从表达目的,因此我们在解答“语言表达得体”文字表述题时,必须使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围绕表述目的作答并选取重要信息作为表述核心。
三、答题技巧
(一)注意交际对象,谦敬恰当
口诀: “家大舍小令外人,敬你谦我尊他人”
“谦敬褒贬看对象,公正用词显分寸”。
1、注意交际对象,即要注意听话人或描写对象的的性别、年龄、经历、地位、文化背景等等特征,做到因人而宜。注意交际对象,应尊重对方,敬辞用于称对方,谦辞用于称自己。
(1) 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用“家”。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
(2) 对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时用“舍”。如舍侄、舍弟、舍妹等。
(3) 称呼对方亲属或有关系的人时用“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