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字。
如何让“真情实感”在文中流淌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作文“感情真挚”的等级要求;
2. 了解“使文章感情真挚”的三个注意点;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文中的“动情点”。
教学难点
1. 如何在文中创设“动情物”或“触发点”;
2.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文中的“动情点”。
教学课时:1课时
导入新课:
真挚的感情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真实而真诚,不是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可视为对学生在作文中写真事抒真情的明确要求。
教学过程:
怎么才能做到“感情真挚”呢?
1.饱蘸真情于笔端,写真实的生活,写触及自己心灵的生活片段。
注:所谓“真实的生活”不仅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更是指艺术上的真实。
2.细心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动情物”,抓住情感上的“触发点”。
注:“动情物”指生活中蕴蓄着真挚情感的实物载体:它可以是长江、黄河、泰山、昆仑;可以是故宫、长城,敦煌、龙门;也可以是小巧的文具盒、精致的书签;抑或只是一片枫叶、一张旧照片,只要能引发情感波澜,都可以以之为媒,谱写华章。
“触发点”:人的情感虽然是一种意识活动,但情感的活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刺激,也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大多与一定的人、事、物相关,特别是某种强烈的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触发点”,它可能是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可能是突然出现的一个人或物,也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等等。
3.强化细节描写,放大感人的细节,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文中的“动情点”。
一、读一读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 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背影》)
教师评析:这是朱自清《背影》中最为感人的片段,读罢令无数的读者动容。聊聊几百字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巨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