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60个字。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能力,分析范进、胡屠户等的人物形象;
  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教学重点:
  品味学习以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对《范进中举》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其中的人物性格也有一定的体会。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等同学的表演。
  二、课本剧表演
  (生表演课本剧)
  [点评:让学生组织并参与表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只有认真研读了课本,才能体会其中人物性格特点,才能表演得更真切.而真切的表演又能带给其他同学享受语文的快乐。]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范进中举发疯”作为铺垫
  师:读了课文,又看了表演,同学们,请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情节?
  生:“范进中举发疯”这一中心情节。
  师:它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分析一系列的动作)
  师:(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简单小结)范进发疯,疯得有特点:
  发疯的动作: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发疯的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总之,因为作者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传神,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中了举就应该高高兴兴去做官,可是,范进看了中举报帖后,为什么突然疯了?当时他的那些不寻常举动,你认为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
  (生争执,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三个短句上。)
  师:你可否从范进中举发疯时的一段语言中获得启示?
  生: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师:你认为这段语言中,哪一个字说明了范进发疯的根本原因?
  生1:“中”字!因为中举了,太高兴了,所以疯了。
  生2:“好”字!发疯的表面原因是那个“中”;而“中”之所以能触发范发疯的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好”字。因为“中”了以后,有不计其数的好处,不用再挨饿受冻,而可以坐享其成。
  (师肯定,抓住这个“好”字,分三路先后追问)
  [点评:一个“好”字,集中体现主人公的思想,也集中托出了全文的题旨。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因此,抓住范进中举发疯时集中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一段话作为全篇教学的突破口十分恰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