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50个字。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宜昌市上海中学陈琼玉
一、铺垫导入2
苏南民歌《姑苏风光》中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在《忆江南》中也写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以它美丽旖旎的风光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若论观赏西湖风景的最佳处,莫过于西湖中的湖心亭,此处观景,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张岱一起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雪》。屏显:《湖心亭看雪》
二、朗读感知作品15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作者张岱,屏显(学生齐读):张岱,明末清初散文家,出身官宦世家,好山水,明亡以后,曾率兵抗清,失败后入山著书立说,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深深的故国之思和淡淡的哀愁。我们试着在学习中去捕捉这种情绪。
文言文是现代文的源头,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字音字意都已发生改变,大家在阅读中要注意作好记号。我们先来一起认清一些字,扫清文字障碍。屏显:读一读,记住这些字。(学生完成,师强调个别字。)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注意字音及停顿。(生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试作一个精明的猎手,及时发现他朗读中的不足。(学生朗读,纠错。)
老师也想一试,请同学们监督斧正。(师配乐朗读)
你们觉得你们平时朗读和老师的朗读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停顿稍长,语速较慢。
生:语调有变化,讲究抑扬顿挫。
师:文言文朗读应特别讲究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这样才能读出韵味。
大家齐读课文,注意读出韵味来。(生读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朗读中我们拉近了和古人的距离,不过有一些词语仍要注意它们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屏显:记一记,掌握这些词。(学生完成,师强调个别字。)
在此基础上大家试着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述张岱湖心亭看雪的过程。
生译,质疑。
三、欣赏雪中奇景10
文言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阅读我们将历史的镜头拉回到(生答:崇祯五年十二月),在(生答:西湖边上),我们静静地跟随张岱踏上湖心亭看雪。这是一幅怎样的江南雪景?
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个“绝”字写出雪很大,湖上非常安静。(万籁无声的寂静,静寂地让认人心寒)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广阔浩大地西湖象一面镜子,静静地泛着寒光,说到雪景,老师想起毛主席描写北国风光的“千里冰峰,万里雪飘”,料不得南方也是雪的家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