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
深圳市2011年高考前作文题
【程少堂按:请全市各高中将以下题目布置学生写出提纲(不要写出全篇作文),建议学生写好提纲后教师进行讲评。】
一、程少堂老师命题
(一)
亲爱的同学,你长这么大了,有18岁(或更大一点)了吧?18个春秋的人生岁月,你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跟你的父母讲,但也许由于种种阴差阳错的原因,你没有讲成。现在,你走进了对你人生意义重大的高考考场,你考的第一科是语文。学语文,就是学表情达意,就是学做人。拿起笔,调动起你的最佳情感和智慧,在高考考场这样重要的场合,以《在高考考场上给父母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将你埋藏在心头许久的话讲给你的父母听。
写吧,它一定是一篇好文章,写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美好回忆。
(二)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北师大中国文化符号课题组经过近4个月的广泛调查研究,拿出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
这则材料会给人许多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联想和感悟要与这则材料有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三)请以“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但要与话题有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四)你认为什么是信仰?你的信仰是什么?你为什么信仰它?
请以《我的信仰》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回答以上问题。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二、深圳市南头中学特级教师茹清平命题
作文一:
某报社“幸福指数大家谈”栏目向市民征稿,要求市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与“幸福指数”相关的经历、感悟和思考。请你参读下面提供的资料,为本次征文活动写一篇稿件。
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相关资料:
1、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2、幸福指数的几个指标
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
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
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3、美国的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指数。
作文二:
有人说,“活着”与“生活”绝不是一种量上的不同,而是一种质的差别。“活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一片面包,一瓶水即可。而“生活”呢?需要爱情,需要娱乐,需要旅游,需要亲朋之间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