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80字。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学设计
  广州市知用中学 廖嘉亮
  一、学情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
  高二学生对高中的新鲜感没了,看到高三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高考的冲击,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学习自觉性加强,自学能力提高。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跨越了由初中到高中的一个大的台阶,慢慢适应了高中的学习。高二学生普遍感到学习不再象高一那样吃力。经过几次大考,比较全面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实力,那种因考试的成败而大喜大悲的浮躁心理已基本能自我控制。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怨天尤人。也多多少少摸索出了一些零碎的但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的教学应注重:(1)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如何提高自学质量和效率;(2)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先行知识分析
  (1)作者:初中至高二,五年的时间里,学生在课本中接触过的李白诗作,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蜀道难》等篇目。
  (2)文体:初中至高二,五年的时间里,学生在课本中接触过的用骈体来写作的文章,有《陋室铭》、《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第三、四段)、《阿房宫赋》、《赤壁赋》、《兰亭集序》、《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等篇目。
  可见,学生对作者重友情、嗜酒的特点,以及骈文文体都是熟悉的。但不一定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知识认知。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依据1:文言文教学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都依据自己的经验提供了许多的理论和实践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开展教学的有益借鉴。在我看来,文言文的教学应师法古人。古人是以文言作为其书面语言的,而开展文言教学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已形成一套富有成效的系统观和方法,因此,“按古人的方法来教古文”,应是比较适应这一语体的教学观。
  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指出,“在阅读训练的方法上,前人强调要求学生熟读精思,也重视指导学生博览”。“熟读”,即既读得准,也要读得多,达到熟练的程度。另外,还不能糊里糊涂地读,而是要先“涵泳”,进入文字中“猛滚一番,要透彻”,拓展阅读的深度。而“博览”,即在内容和体裁风格两个方面拓展阅读的广度。
  “熟读”、“精思”、“博览”的古文阅读训练方法,也同样得到现当代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的肯定,如朱自清、叶圣陶、张志公、王尚文、王荣生等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倡导。而我也相信,这种教学能够停歇课堂外的“文”与“言”的论争,重新把关注点放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来。
  依据2:选修课教学
  选修课的教学与必修课不同,如果说必修课是基础,那么选修课就是发展;如果说必修课是普及,那么选修课就是提高。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拔高,使高中选修课等同于大学课程。
  从我个人理解出发,我认为,选修课的任务应是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从这一角度出发,唐宋散文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每课从一两个方面拓深学生已有的文言知识,并与日常生活学习对接,使之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依据3:文章教学内容的确定
  1.关于文体
  从题目上看,这是属于序文。我们既可以理解为“为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诗集”作的诗集序,也可以理解为“为春夜宴诸从弟”作的宴集序。然而,单纯的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的。姚鼐就曾提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名为‘序’,实为‘记’”,“记”属“杂记类”,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记叙文”。然而,如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