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80字。
语文版必修5谈中国诗 优化演练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色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晚钟送终了这一天,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1.节选的文字阐述了中国诗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阐述了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2.如何理解节选文字第一段中“压得腰弯背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压得腰弯背断”以有形喻无形的情感、思恋和典故,言其厚重,形象易懂。
3.为什么作者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的音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音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4.作者为何要列举格雷的《墓地哀歌》和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是为了拿它们跟陶渊明、李白的诗句作比较,立足于中外诗歌的比较,从内容上说明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二、语言运用
5.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