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00个字。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知识目标:
  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能力目标:
  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2、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3、理解文言句式方面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自学、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么奇妙,机智巧妙的语言,会帮助我们摆脱困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晏子使楚》,共同来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板书课题)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个“使”就是“出使”,“楚”指的是楚国。
  2、对于这种名家名篇,对人物的了解也非常重要,我读,你听,听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看看你都记住了什么信息?晏子原名叫晏婴,字平仲,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本篇课文选自其中。
  生:交流听到的信息。
  3、晏子,他原名叫晏婴,在这里为什么称他为晏子呢?
  生:因为他是齐国的大夫,对齐国有功,他厚爱百姓,所以百姓尊称他为晏子。
  师:中国古代还有哪些人拥有这样的尊称?生:“孔子”、“老子”、“孟子”……所以后人也叫他“晏子”。
  4、晏婴被称为“晏子”,也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让我们随晏子一同出使楚国,领略齐国大夫的风采。下面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交流刚才读书的情况。几次受辱?受到哪些侮辱?
  那晏子出使楚国那就是使节,到别的国家去访问,理应受到尊重,但是这楚王几次让晏子难堪?(三次)第一次就让晏子受到难堪。怎么难堪的?
  生:钻狗洞。
  师:第二次说这个国家没人,瞧不起他,说怎么让你这种人来了。第三次呢?
  生:说齐国人没出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