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40个字。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长岗学区中心学校李荣
  【教学目标】
  1.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2.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
  1. 预习课文,掌握页下注释,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问题。
  2. 三个回形针,一张卡通纸。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出示图片)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设问:1+1=?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提示:
  一把锯子+ 一片森林=  一片荒漠…
  一支笔+ 一张纸=  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一个李白+ 一壶酒”=  诗百篇
  ……
  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罗迦•费•因格及其作品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进而复习举例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
  提高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3、检查预习
  汲取(jí)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dì)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qiè)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样子。
  不言而喻(yù)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持之以恒(héng)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三、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
  (2).“寻求第二种答案”的途径?
  (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4).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5).找出课文中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6).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