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导游”
——我看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江苏省通州市川港中学(226314) 葛军旗
[关键词]:服务意识、知识准备、创设环境、制定目标、平等参与
一、传统定位的不足
曾经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学生;也有人说“教师是园丁”,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更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不可否认,这种种美丽的“光环”,曾经使得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内心充满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但同时,这些“光环”也给每一个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且,在全国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对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也就日益显露出它们的不足之处。因为说教师是“蜡烛”,其实也就忽视了教师本身也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淡漠了教育劳动的欢乐;比作“园丁”,可是教育欠缺却是不可修复的,同时也暗示存在“淘汰制”,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格格不入;而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固然提高了教师的地位,但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并不像其他劳动成果一样可以整齐划一、批量生产。凡此种种不足,使得我们在新课改的今天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究竟是什么?
二、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