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9张,相关教案、学案约3210字,教案将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分开编写,课堂操作简单易行。

  第三单元 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 年月日
  课题 孙膑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必选/选修 选修
  教学三维目标 1. 熟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人物事件
  2.  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将、使、利”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而、以”等虚词的用法
  3. 了解孙膑其人,并理解作者对其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诵读法。
  2. “引导—探究”学习法。
  3. 课件
  集体备课记要 1.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
  2.结合注释独立翻译课文。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文本。
  教学反思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如何针对不同班级的具体学情,进行各自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应该在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改,使之更加适合本班学生,让学生以有效的方式学到应该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作业布置 1、进一步整理、积累文中其他段落的重要文言现象。
  2、完成学案中本堂课未涉及的内容 。
  3、阅读学案背面“素材积累”,A层同学写一篇“孙膑,在我心中”的短文。
  备课组长或组员的建议 
  教案设计流程简单,易操作;注重学生主体参与能力;过程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
  和开放性。
  决胜疆场的艺术之           《孙膑》学案
  学习
  目标 1. 熟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人物事件
  2.  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将、使、利”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而、以”等虚词的用法
  3. 了解孙膑其人,并理解作者对其寄予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
  孙膑简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自学检测
  自学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并熟记字形字义
  而黥(       )之       控捲(     )     搏撠(     )    批亢(      )捣虚
  趣(   )利者蹶(        )上将           乃斫(     )大树     自刭(       )
  2、分段整理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特别注意“将”“利”“以”“而”的意义和用法)。
  3翻译句子:
  ①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②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③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④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