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末复习(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2.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能力培养释要。
    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以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比较简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杂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它们都有较强的文学性。战国后期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它们体制宏大,逻辑性强。
  文言文阅读训练,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因此,每课的练习都是从理解字词句和熟读背诵两方面安排的。不搞微言大义的探讨和写作方法的分析,教学参考书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料,也只供教师们参考。
  文言文阅读训练,如果只在课堂进行,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与本单元对应的课外阅读作品,有详细注解,有阅读提示,教师应当指导并督促学生认真阅读。为了提高兴趣,有些篇目可以与课内的教读课文比较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求他们查工具书,尽量自己解决,教师也要加强指导,如挑选一些例子在课堂上点拨。
二、基础知识聚焦。  
(一)《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部分出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荀子,名况,尊号卿。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和“人定胜天”思想。
(二)文中的成语、熟语等:分崩离析  既来之,则安之  祸起萧墙五十步笑百步  草木皆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流派   代表者   代表作
 儒家   孔丘、孟轲 《春秋》《论语》《孟子》
 法家  管仲、商鞅、韩非 《管于》《韩非子》
 墨家   墨翟 《墨子》  
 道家   李耳、庄周 《老子》《庄子》
阴阳家   邹衍 《邹子》
 杂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名家   惠施 实属道家
 兵家   孙武、孙膑 《孙子》《孙膑兵法》
 农家   许行 无
纵横家   苏秦、张仪 《战国纵横家书》
(三)诸子思想流派。

(四)文言实词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