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 造 民 主 和 谐 氛 围,
激 活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谈新课改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04年, 广东开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的制订实施,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也随之深入到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意见》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和探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中的“乐”提到一定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
一、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自主表达
新课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变沉默的课堂为活跃的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首先,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敢于表达,勇于成熟的谈出见解的观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表达自己的。在语文教学之初,我就结合学生情况,提出了在进入新课学习前,进行全班的演讲比赛,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抽签后给一定的时间自己准备,学生们的热情迅速升温,他们一起查资料,做辩论,个个跃跃欲试。真的比赛开始时部分学生怯场,我就结合国际著名演讲家们的故事给学生打气,并用对大胆学生的演讲做出高度评价的方法鼓舞他们。最终,全班同学同心同德一起完成了展示自己思想的第一步。
以后,在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迅速找到积极回应问题的学生。同时,由于师生共同点评过每个学生的演讲,他们对课堂发言的思路表述、语言组织、语调语态等方面都能有一定的认识,常常能自信而又让人惊喜的说出“自己”来。
二、教学民主,营造平等交流的对话氛围
学生课堂“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但是,有时个别教师兴之所至,洋洒千言,学生壅塞难言,成为教师一言堂;有时,教师过于迷信权威,对标准答案奉之金科玉律,学生一答就错,更难形成表达的欲望。这样,离实现民主教学的新观念越走越远了。
民主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学生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的光芒,让班上的每个成员都切实感到“展览”思想的乐趣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