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世说新语》三则(七年级上册)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文章的意思,揣摩故事中蕴涵的深意。
2、 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
3、 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故事中蕴涵的深意,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导向:
导语:同学们,大家猜猜老师想画的是什么?学生答:树。教师:真聪明!对!这是一棵树,而且是棵“聪明树”!凡是名字被写到树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聪明!我们在小学了解了我国古代哪些聪明少年?(曹冲、司马光等)请告诉老师,我将把他的名字写到“聪明树”上。像这样的少年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三则,再去认识几位这样的少年。(板书课题)(3个左右)
二、 自学:
1、 自读课文,积累虚实词
俗话说,学习贵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学问。现在请大家结合书下的注释看书,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句(包括不认识的字),如果有请自由板书,由同学和老师帮你解决,问题提的最好的同学,你将是最会提问的聪明学生,“聪明树”上的位置已经帮你留好了!(学生提问,师生互答)
注意以下几个词和句子:
俄而(一会儿)欣然(很高兴的样子)未若(不及于)竞(争)走(跑) 且(暂且)寻(过些时候)信然(果然那样)折枝(压断)异(惊异)柳絮(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随风飘舞。)会问――――评一个会问的上聪明树
2、 学生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请大家自选一则课文读一读,三分钟以后能够流利朗读的同学请自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最先流利朗读课文的同学,你的名字将被写在“聪明树”上。(待三分钟以后请学生朗读,师生订正后并请其他同学评判是否可上“聪明树”。)会读――――评一个会读的上聪明树
3、 创新讲述,发展思维:
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把第三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下,想上“聪明树”的话须有一点创新。(老师提示故事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样才能讲的生动。讲的好的上“聪明树”)会讲――――评一个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