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 (一)
语音、汉字和标点
语音、汉字和标点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汉语拼音规则、汉字的结构特点的正确掌握、对错别字的辨识和改正是考试中必考的内容,因而必须正确认读汉字。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和对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作用的分析是重点和考点,必须加以注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 ( )
A.踱步(duó) 卑劣(lvè ) 随声附和(hè)
B.投奔(bèn) 迸裂(bèng) 不辍劳作(chuò)
C.凫水(fú) 惩罚(chěng) 永垂不巧(xiǔ)
D.狭隘(yì ) 魁悟(wú) 精神矍铄(jué)
2.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①不食嗟( )求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②植物合成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 )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
3黄和绿主宰者,无边无yín ,坦荡如砥。
④找们决定把小茅屋修qì 一下,给屋顶加点草。
3.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强大 强调 强词夺理 D.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4.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山峦 孪生姐妹 贪婪 栏杆
B.座右铭 明白 孤掌难鸣 死不瞑目
C.崎岖 骑车 绮丽无比 涟漪
D. 姹紫嫣红 刹那间 差强人意 岔路口
5.下列文言文词句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是(3分) ( )
A.乃悟前狼假寐(mèi)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yì)
B.人不知而不愠(yùn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ì)
C. 河曲智叟亡以应(wú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yí )
D.曳屋许许声(yè )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xuán)
6.《鲁迅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 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月走出,到广州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请将语段中出现的城市地名按音序排在下面。(4分)
7.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恣情 诘责 不功自破 包罗万象
B.洗涤 蓦地 异想天开 习以为常
C. 遨游 迁徙 害人听闻 司空见惯
D.篝火 即使 举一反三 冲耳不闻
8.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春风和熙,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婉转、缭亮的歌声。
B. 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 这小生灵虽然是渺小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它。
D. 叶欣以身询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9.将下面文字抄在横线上,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分)
泰山从这里崛起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二)
词 汇
1.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北大,你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桃李:
②球迷们强烈要求赛场上吹黑哨的裁判员立即下课。
下课:
2.下列四个括号内应填写的一组词语是(3分) ( )
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甲];故宫的宫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示出一种[乙]。它们毕竟都已成为历史。我更喜欢的是近年来并肩崛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它们的色彩趋于明快、[丙]、奔放,因而也更陡人感到[丁]。
甲 乙 丙 丁
A.冷峻 威严 热烈 亲近
B.冷静 威力 热忱 亲密
C.冷清 成势 粗犷 亲热
D.冷寂 威风 绚丽 亲切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两个成语,再现我国全民防治“非典”(SARS)的情景。(2分)
“非典”(SARS)凶猛袭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
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我们已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广州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所谓“赠人玫瑰,与人同香”!
B.广东洛溪镇这个弹丸之地,曾凭着开发者独有的眼光和实力,创造了中国房地产的辉煌。
C.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在学习上确是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方法。
D.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退维谷的环境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5.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与所给出的义项完全一致的一组是(3分)( )
A.机会:日理万机 随机应变
B.更加:精益求精 老当益壮
C.名声:莫名其妙 名不副实
D.渡口:无人问津 津津有昧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三)
句子的改写与仿写
1.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4分)( )
A.他人品好。
B.没有一个人不说他人品好。
C.大家都说他人品好。
D.没有人说他人品不好。
2.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否定句而意思不变,表达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谁都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A.没有谁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B.没有谁不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C.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D.没有谁不认为他不是一个好人。
3.选出下列句式变换有误的项(4分)( )
A.把书还给我。(改为反问句)
难道把书还给我吗?
B.这个产品质量好,价格也格外便宜。(改为否定句)
这个产品质量不坏!价恪也不贵。
C.这是真正的英雄。(改为感叹句)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D.谁都知道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改为否定句)
谁都不会不知道李白是唐代的伟人诗人。
4.下面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 )
A.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①这样的话,亏你说得出口。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四)
病句修改
1.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8分)
A.主语残缺 B.谓语残缺 C.宾语残缺 D.主谓搭配不当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五)
朗读和听说
1.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个新闻标题朗读重音处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六)
语言的实际运用——连贯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七)
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八)
背诵和默写
2005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题(九)
语文常识
1.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2分) ( )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