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630字。

  陕西长安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王萌     审题人:吕强刚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Ⅰ卷 (共27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倪(nì)       寥落(liáo)  赁屋(lìn)       不可估量(liǎng)
  B.砥砺(dǐ)       踌躇(chú)       攒射(cuán)     殒身不恤(yǔn)
  C.憧憬(chōng)  桀骜(áo)        儆戒(jǐng)      毛骨悚然(sǒng)
  D.气馁(něi)         不惮(dān)        蹂躏(róu)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戮没   莫明其妙   呕歌    愁怅而归
  B.嗔目   感人肺俯   火钵    妄自菲薄
  C.迟顿   气势磅薄   彳亍    人事沧桑
  D.寥廓   星辉斑斓   辽阔    夙兴夜寐
  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⑴ 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______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质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⑵ 那高高低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_____在我的周围。
  ⑶ 中学生吸烟既_____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
  A.创新 弥漫 违反          B.创立 弥留 违反
  C.创新 弥留 违犯          D.创立 弥漫 违犯
  4.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巴金的伟大就在于真诚。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以敬重的目光凝望他,把他称为“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原因。
  D.晚年梁启超学贯中西,在清华大学就任导师,深受欢迎,“每逢上课,教室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走廊、过道、门外都挤满了学生”。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班固不足与“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比高挈大,然而,______,后继者往往能为前人拾遗补阙,甚或完善前人所创事物,立不可磨灭之功。《汉书》之与《史记》,正是如此。
  (2)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何等的阴沉。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________。
  ①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③冷若冰霜,艳如桃李     ④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7—10题。(7-9题每题3分,第10题10分,共19分)
  苏辙传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后遗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
  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并处,圣意似不以臣言惟非者。然天威迟迟,言词迫遽,有所不尽,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也。故臣谓小人虽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无所偏废可也。若遂引之于内,是忧患盗贼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开之以坰牧,无是理也。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沮之则引退。古语曰:“一薰一莸,十年尚有臭。”盖谓此矣。
  先帝聪明圣智,疾颓靡之俗,将以纲纪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将顺,造作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则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虽不加斥逐,其势亦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仁,宥之于外,盖已厚矣。而议者惑于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事,谓之“调停”。非辈若返,岂肯但已哉?必将戕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祸,盖不足言,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