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1张,教案约3590字。
燕歌行
高适
Ccxxzzsa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设想:
1.赏析关键词句→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体味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文主旨。
2.使用品读法和关键词语替换比较法把握主旨。
3.划块赏析。
4.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尤其是作为青春年少的我们,都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仰慕那些保家卫国、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将领。描绘这样情景的诗句很多,例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些诗句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样的一首诗《燕歌行》(ppt)
二.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ppt)
见文后注释1。
2.写作背景:(ppt)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三、解题
乐府旧题,多与边地征戍有关,写思妇怀念征人之情。
由注释得知,此诗为和人之作,但绝非无聊应酬,而是“感征戍之事”而作,饱和着血泪的感慨;“事”,亦非道听途说之辞,而是作者身临其境,亲眼所睹。(投影)
四:朗读诗文,正字音,划分诗节:(ppt)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感情基调:出兵——激昂 战败——悲惨 相思——凄凉 血战——悲愤(ppt)
五:通过关键词分析赏读诗文:
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