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150字。
湖南省醴陵一中2011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徐德军 审题人:肖兰辉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8小题,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葺(qì) 水裔(yì) 欢谑(nüè) 蕙櫋(mián) 锦官城外柏森森(bó)
B. 踯躅(chí) 回眸(móu) 乾坤(kūn) 皓腕(wǎn) 红藕香残玉簟秋 (diàn)
C. 女娲(wā) 衣袂(mèi) 坼裂(chè) 箜篌(kōng) 月照花林皆似霰 (xiàn)
D. 聒噪(ɡuō) 戎马(róng) 雪霁 (qí) 神妪(yù) 云鬓半偏新睡觉(jiào)
2.下列词语、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城阕 辗转 聘望 绸缪 还乡需断肠
B.纤尘 捣衣 萧湘 栖隐 三顾频繁天下计
C.清冥 悸动 轩冕 寂廖 粟深林兮惊层颠
D.迤逦 逶迤 潺湲 东菑 雕栏玉砌应犹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我们在跟随诗人一路上天入地,目不暇接之际,能感受到诗人潇洒出尘、耿介、孤高的气概。
B.白居易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C.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其风格颇接近李煜,多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往往让读者不堪卒读。
D.自中唐开始,杜甫就被称为“诗圣”,宋人对他更是推崇备至 ,谓“杜甫集开诗世界”,后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能从中各取所需。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我们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各种后人现存的史传材料和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B.有些作品的精妙处,不在整个诗篇的优美、浑成,而在于一联、一句之美,甚至一字一词之妙,以小见大,着重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
C.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和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所以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第一步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D.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南朝梁沈约开始,中国诗人渐渐有意识地讲究诗歌的格律,尤其注意区分平仄,到唐代形成了近体诗,也称律诗。词曲的格律,则比近体律诗要更严密、复杂。
B.西晋时期,文人创作走入低谷,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此后诗坛的复兴要到东晋、刘宋两代,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而谢灵运则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
C.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晚唐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
D.词在唐代开始发展,至宋代柳永、苏轼登上词坛,宋词便另辟门径。柳永的词打破了前任“词为艳科”的旧传统,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