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8790字。
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命题:汪波 审核:林刚明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9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亦崎岖而经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5)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6)东隅已逝, 。 (王勃《滕王阁序》)
(7) ,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8) ,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l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
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二人并告归乡里 四美具,二难并
B.尔何相信之审邪 审容膝之易安
C.后元伯寝疾笃 则刘病日笃
D.时式出行适还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范式是位信士的一组是( ) (3分)
①至其日,巨卿果到
②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③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④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⑤省书见瘗,怆然感之
⑥三府并辟,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范式跟张劭关系很好,两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要去拜见他的母亲,并看望他的孩子。
B.元伯请求母亲设宴款待范式,但母亲对两年之约有所疑虑,元伯对范式的肯定打消了母亲的疑虑。
C.张劭托梦给范式说自己要在某天死去,某时下葬,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范式醒来后忍不住悲叹流泪。
D.陈平子与范式同在京师太学学习,虽然二人素昧平生,但陈平子认为范式是个可以把身后事相托的义士。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答:
(2)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 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第二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2分)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