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个字。
《论语》八则教学设计
江苏省如东县先民中学康培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二、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三)走进作家,了解作品
1、《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2、孔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明确: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论:编纂、编辑的意思。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四)读一读
1、第一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第二遍:读准字音。
①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②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不亦说乎yuè (2)不亦乐乎lè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学而不思则罔wǎng(5)思而不学则殆dài (6)诲女知之乎huì rǔ (7)敏而好学mǐn(8)默而识之zhì (9)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huì zāi
(10)必有我师焉yān (11)不悱不发fěi (1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yú
3、第三遍:读准节奏。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第四遍: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竞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五)译一译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